工作回顾
2019年和今年以来
2019年,玉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质量提升、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
0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6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和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城镇新增就业23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0个,到位资金3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92亿元。
·火焰冲农业园区获批为省级农业园区。
·“郭家湾贡米”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33亿元(含大龙)。
·总投资达23.85亿元的中国建材集团西南水泥公司产能减量置换、智能家具等1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中广核玉屏清洁热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快速推进。
02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2019年共投入6.6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在全市率先实现“十个全覆盖”。
·实施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项目38个,争取资金5552.56万元。
·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各乡(镇、街道)、14个深度贫困村及医院、二类以上中小学与太仓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全年减贫人口582户1725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6801户24140人全部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下降为0,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覆盖。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34%。
03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30%,全年受理办结各类事项达10万件以上。
·减税降费落实有力,减免税费2.12亿元,退税率达98.86%,位列全市第一。
·玉屏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04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投入21.89亿元用于各类民生事业发展,基本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新增2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完成4所薄弱中小学改造及3所幼儿园新(改扩)建,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兑现住院就诊补偿资金3177.07万元。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590元、每年4080元。
·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64件、县政协委员提案79件,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持续巩固,扫黑除恶行动强力推进,公平正义持续彰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分别排名全省第14位、第9位。
05 /魅力玉屏活力彰显
入选为2019年铜仁市唯一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贵州省9个之一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贵州省10个、铜仁市唯一的乡村振兴示范县;荣获2019年贵州省11个之一的“省级森林城市”称号;有力地提升了玉屏美誉度和影响力。
06 /发展成效众所瞩目
全省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安排部署会暨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培训会、全省乡村振兴暨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全省“巾帼脱贫行动”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现场推进会相继在玉屏召开,多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发展成效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工作目标和任务
2020年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县本级增长2%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和2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和10% 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市计划范围内。
一

以提升脱贫成效为目标,决胜全面小康,助推乡村振兴向高质量发展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持续推动搬迁群众后续服务
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
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二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稳步提质增效,助推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全力做大投资总量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发展
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三

以厚植发展机遇为举措,坚持互利共赢,助推改革创新向高质量发展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着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着力推动县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
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四

以改善城市形象为主线,狠抓精细管理,助推城乡融合向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度融合
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深度融合
五
以造就绿水青山为导向,注重科学施策,助推生态环境向高质量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六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补齐发展短板,助推民生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服务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卫生健康质量
全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七

以防控各类风险为支撑,突出共建共治,助推社会治理向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扎实抓好政府债务风险防控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扎实抓好社会稳定风险防控